发布时间: 2012-10-12 15:37:1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行测文选词填空实词复习策略
首先,要正确理解实词,如果离开了对实词的正确理解来谈正确使用,就无异于试图建造一座空中楼阁。要求读者能够意会某个词语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的词义,准确辨析某个词语与其近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适用程度。其次,正确使用实词,要善于辨析同义词语。常用的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如下三大类别:从词义上辨析,从用法上辨析,从风格、适用场合上辨析。
一、从实词词义上辨析。
(1)词义适用的范围。在一组同义词中,其词义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有的适用范围大一些,有的适用范围小一些。
灾难、灾荒 边境、边界 机械、机器 事件、事故 局面、场面 边疆、边境 航天、航空 年华、年岁 风俗、风尚
气象、气候、天气 书籍、书 河流、河 时间、时期、时刻 战争、战役、战斗 事件、事变、事故 赡养、扶养、抚养
(2)词义程度的轻重。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爱好、嗜好 准确、精确 希望、期望 爱护,爱戴 采用、采纳 不良、恶劣 误解、曲解 热爱,酷爱 宠爱、溺爱 努力、竭力 请求、恳求 知道、了解 主要、首要 失望、绝望 批评、批判 担心、担忧 制造、创造 伤害、损害、危害 轻视、蔑视、鄙视 劝止、阻止、制止 希望、盼望、渴望
(3)词义侧重点不同。在一组词中,它们的主字相同,但衬字不同,表达的含义也不相同,我们在注意做好区分。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批评、批判 雄厚、深厚 丰富、丰硕
(4)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些词词义基本相同,但是表现的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带褒义,有的带贬义,有的只是中性词。
充满、充盈、充斥 控制、把持、操纵 请求、要求、乞求 成果、结果、后果 坚强、顽强、顽固 果断、决断、武断 庇护、爱护、保护、袒护 荣誉、声誉、美誉、名誉 刚强、顽强、倔强、顽固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词的褒贬义不是固定的,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如 “骄傲”。
二、从实词的用法上辨析
(1)从词的适用对象上(搭配上)辨析。在语言使用实践中,一组同义词中,不同的词往往有不同的固定搭配对象.如“交流”、“交换”,前者多与表示比较抽象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流思想、交流经验、交流体会、交流感情、交流信息等;后者多与表示具体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换礼品、交换场地、交换资料、交换纪念品等。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 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2)从词性和造句功能上辨析。如“公然”和“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充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再如“阻碍”和“障碍”,前者是动词,主要用作谓语,如“阻碍交通,阻碍他人”等;后者是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如“障碍排除了、设置障碍”等。
深入、深刻 突然、猛然 拘泥、拘谨 壮大、强大 申明、声明 渴望、热望
(3)从词的适用对象上辨析。有些近义词在用法上表现为适用对象上的不同,在做题时考察实词的对象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确定选项。比如: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关怀,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用于对人;关心,对人对物均可用,对人时,用于一般人。
希望、盼望、渴望、期望 尊敬、崇敬、孝敬、自敬 屠杀、屠宰、屠戮
三、从词的风格上辨析。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有些词适用于口语,风格上显得通俗些;有些词适用于书面语,比如“爷爷”和“祖父”。前者为书面语,后者为书面语,显得较严肃、庄重。二是气氛的随和与庄重。比如“爱人”和“夫人”,在一般生活中,可以说“这是×××的爱人”;在会议上介绍来宾,则应当说“×××夫人”。
口语: 聊天、办法、吓唬、妈妈、生日
书面语:谈话、措施、恐吓、母亲、诞辰
四、从适用场合上辨析。从一般用词与文学作品用词方面辨析。一般用词与文学作品的用词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一定区别,文学作品的用词往往注重体现感情,更注重形象。比如,一般日常说话或一般性文章为“鸟儿在天上飞”,文学语言上却往往写成“鸟儿在天空飞翔”。在选用同义词的时候,从是否有文学色彩的角度来思考辨析,也不失为是一条思路、一种方法。
友链合作 | 正图教育集团 | 正图网校 | 招商合作 | 刷题模考 | 济南家教网 | 中国教育培训网门户 | 深圳自学考试网 | 公职考试网课 | 宁夏人事考试信息网 | 浙江人事考试网 | 河南人事考试网 | 山西人事考试网 | 江苏人事考试网 | 湖南人事考试网 | 江西人事考试网 | 河北人事考试网 | 山东人事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