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正图教育官网。小班教学倡导者 小班成就大梦想! [登录] [注册] 正图简介|人才招聘|联系方式|网校|帮助

正图教育

主站    山东    河北    河南    江苏    山西    天津    贵州    浙江    内蒙古    青海    陕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甘肃    安徽    北京    福建    吉林    四川    宁夏    辽宁    广东   广西   上海   西藏   海南   新疆   云南   重庆   黑龙江
当前位置: 主站 » 模拟试题 » 公务员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求拆迁

发布时间: 2014-03-17 09:11:0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导读】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求拆迁

资料一:

  今年4月,云南普洱市开始强推旧城改造,这项涉及1812户居民拆迁的工程,在拆迁户眼中,存在补偿过少、程序非法等问题,百余居民状告市政府。普洱市中院至今未予立案。当地官员认为改造可提升城市品质。知情者透露改造出的地块政府至少可获20亿。

  今年4月28日,普洱市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部分离退休干部参加。会上宣布了普城改办发〔2010〕1号文件(下称1号文件)。

  文件称,普洱市中心的市电影公司片区、民航路片区、通商路片区、振兴南路片区等,共500多亩土地上的建筑需要改造,涉及61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共有1812户需要搬迁。文件要求,所有搬迁必须在7月30日前完成。文件规定,普洱市成立督察组,对工作迟缓的单位将通报批评;对不落实、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单位将行政问责,相关领导等将被追责;不配合搬迁的行政企事业工作人员,将由纪检监察部门查处。

  动员会上,该市主要领导要求,凡涉及搬迁各责任单位,行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为责任人。搬迁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完不成任务的干部将被一票否决。多名与会者证实,普洱市市委书记沈培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让他们印象深刻。

  拆迁区域居民多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多名受访拆迁户介绍,当地拆迁部门随后便利用“饭碗”,强迫这些企事业单位员工签订拆迁协议。还有拆迁户反映,有的领导压力过大,直接告诉拆迁户,“谁砸我的饭碗,我就先砸他的饭碗”。

  普洱市农业局根据“四不”政策,包干推行拆迁。一名农业系统的公职人员介绍,该局下发的普农整办发〔2010〕1号文件,要求告诫反对拆迁者,严格执行“四不”政策,即拆迁不力单位,领导不提拔、不评优、不加薪、不晋级。 该人士介绍,农业局还制定了搬迁工作量化表,145户居民被分为7片,每片由一名分管领导、一到三名责任人和一到三名工作联络员负责,逐级包干,处级干部包科级干部,科级干部包在职和离退休人员

  同样来自农业系统的公务员杨宇(化名)介绍,他所在的单位规定,如果不支持拆迁,公务员变事业人员,事业人员变企业人员。

  按照普洱市政府的说法,搬迁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实现“小房换大房、新房换旧房、差房换好房”。那么,为什么遭到多名居民反对?

  家住振兴南路片区的陈玉(化名),拥有一套99平米房子。按照政府出台的补偿标准,每平米2200元,外加每平米300元装修费、1500元搬家费和7200元安置费。这样,陈玉总共可获补25万多元。

  陈玉介绍,政府指定的房源公摊面积过大,导致其购买的住房使用面积较过去反而变小。另外,普洱市普通装修费每平米需要600元,远高于补贴。最让陈玉受不了的,是每平米3200元的市场价。经过拆迁腾换,陈玉共需自掏腰包近9万元。

  “从核心地段搬走,生活成本增加,房屋升值损失,这些无法估算。”陈玉去财政局申请差价时,对方称“没钱”。

  陈玉说,政府所谓的“小房换大房”,在他看来就是“大房换小房”。

  一位负责拆迁的人士证实了陈玉的说法。据其透露,政府为搬迁准备了6亿元预算。5月份,市场房价约为每平米2200元。出乎政府预料的是,大规模的拆迁助推房价一路高涨。

  普洱市房产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政府强推大规模拆迁计划,导致普洱房价大涨。五大片区房价从当初的2000元均价,涨至2800元到3000元。而政府为拆迁户指定的房源,均价也在一个月内涨到了3000元。

  资料二:

  等了两天,终于拿到了搬迁单,“棚户区”内的居民心花怒放。从“求你迁”到“请你拆”,且看杭州白塔岭地块这场和谐拆迁秘诀何在。不眠不休,排队两天两夜,家住白塔岭的江南实验学校张老师拿到了一个大大的“13号”,掩不住嘴角浓浓的笑意:“我选的是嘉绿文苑,那里是学区房还是地铁房。同事们都为我高兴,要我请客呢。”哦,又一个通宵买房的。如果看到这里你得出的是这个结论,那么我得告诉你猜错了:张老师排了两天两夜,不为买房,而是“求拆迁”。

  放在拆迁几乎是各地普遍难题,“钉子户”更是个普遍现象的背景下。碰上“拆迁”这事儿,即便不去当“钉子户”,好歹也要争取更多的权益才是。相形之下,不仅不去伸张自己的诉求,反而排队去“求拆迁”,此情此景,的确难以置信,更颇显另类。

  乍一看来,拆迁户“求拆迁”,似乎有“被拆了,还帮人家点钱”之嫌,如此不顾惜个****益,更是相当令人费解。不过,60户人家连夜排队“求拆迁”,把拆迁这事儿搞得和“抢房”一般热闹,显然不是住户们全都“被洗了脑”。

  事实上,拆迁户显然会有自己的算盘,究竟是外迁还是回迁,抑或是留守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也不难掂量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抉择。之所以排队“求拆迁”一幕得以上演,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不过是拆迁户们在被拆迁之前,早已有了安置的选项,不仅如此,相比此前的拆迁户往往要先临时租房,并等待安置房的建成,太多的不确定性与搬迁过程的折腾,往往让拆迁户不得不为之担忧并心存畏惧。之所以会主动“求拆迁”,则在拆迁之前,便已为拆迁户准备好了安置房,选择外迁的住户将搬到位于西湖区的嘉绿文苑,而选择回迁的住户们,则可以搬到500米外新建的白塔人家。除了为拆迁户备好区位优越的安置房之外,拆迁赔付比例,不仅让拆迁户觉得贴心和公平,甚至不乏拆迁户深感“赚到了”。当拆迁成了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儿,甚至真正成了拆迁户们改善居住和生活质量的契机,“求拆迁”一幕的上演也就并不意外了。

  可见,“钉子户”其实绝非“拆迁”不可规避的矛盾,而更与权益的保障程度有关,当拆迁意味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对当事人而言必然意味着风险的加大,提出更多的权益保障诉求,也就在情理之中。既然如此,相比头疼于“钉子户”的无理要求,倒不如更多换位思考,并设身处地的去消除拆迁户的担忧,用贴心、公平的安置选项,来表示诚意,并让拆迁户满意,拆迁原本也可以被做成一件改善民生的好事儿。

  从“钉子户”到“求拆迁”,不同的拆迁理念之下,所收获的完全不同的民众反馈,的确值得深思。

  资料三:

  53岁的张长福,已经在这里住了24年。7年前,这里原来叫尚家楼村,隶属于北京朝阳区太阳宫乡。他和弟弟张长友分得的几块宅基地,就在当时的尚家楼村2号。2003年,太阳宫乡大搞拆迁开发。村里的老街坊们纷纷搬离,只剩张家兄弟依然坚守在这儿,看着旁边高楼拔地而起。

  坚守似乎是一种无奈,张长福不喜欢住在这儿,早上听着车声醒,晚上听着车声睡。他不得不习惯道路拥堵时的车喇叭声,还得习惯因为房屋占道周边居民对他的非议。而肮脏、简陋的环境,让这个家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封闭式垃圾站。

  红色砖墙上爬满了黑色的污渍,已经辨认不清原本的颜色。野草沿着墙倔强地生长,烟蒂、碎石、垃圾撒了一地,苍蝇嗡嗡地飞来飞去寻觅食物。房顶上横七竖八地盖满了防雨的红色油毡,石膏天花板已经被雨水泡得发黄。“旁边修楼房时不小心砸碎了我家100多块瓦,下起雨来日子就没法过,没修整之前,屋子里的水能淹到小腿肚子。”张长福比划着说。

  屋子里没有下水道和厕所。在屋内锈迹斑斑的水龙头下,放了一个蓝色塑料桶,53岁的张长福和38岁的妻子刘英,每天得拎七八桶脏水往外面路边倒。村头的厕所早被拆掉,他们不得不走上十来分钟或者骑个自行车,去最近的一个公厕解决问题,闹肚子时只能找塑料袋应急。

  “谁不希望拆啊!一下雨就漏,下水道又在盖旁边国际村的时候给堵住了,就是水电不敢给停,要是允许停,早就停了。”张长福说。

  “我们住这儿,遭多大罪啊!”刘英应和道。

  简陋的张家与附近的高档住宅区,显得格格不入。院墙北边10米处,是一座28层高楼,黑色的花岗岩和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分外灼眼。那是UHN国际村,北京市的高档小区之一,房价高达每平方米3万元。一墙之隔,似乎是两个世界。

  这些年里,张长福一家人本有机会不遭这些罪。

  早在2002年,太阳宫乡就准备建成“高档精品住宅小区”,而张家所处的尚家楼村,被用来修建UHN国际村。2003年时,UHN国际村开盘价超过了8000元/平方米。

  当时,包括张长福在内的尚家楼村229户村民,收到了房屋评估单。张长福和弟弟张长友家连在一块。张长福家实际面积约为300多平方米,房本上的面积则是153.6平方米,评估单上给出的价是83万元,每平方米合5000多元;弟弟张长友家的房本面积是85平方米,估价43万元。按照当时的政策,张长福可以以4239元/平方米的价格购买一套两居室的回迁房,而女儿已经20多岁的张长友一家,可以购买两套回迁房。

  但张氏兄弟一直没有把评估单太当一回事。他们认为自己的房子值更高的价格,“值一块的东西,给你三毛,你干吗?”张长福至今还耿耿于怀。

  北京朝阳区太阳宫乡规划科科长吕英在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称,张长福当时给出的拆迁条件是1套3居室外加250万元现金,而张长友则要求两套3居室外加150万元现金。“拆迁公司曾多次找到张家两兄弟,但他们开出的条件太高,远远超出我们当时的拆迁标准。”吕英回忆说。但张家兄弟显然不这么看。按照刘英的说法是,开发商每需要一块地,拆迁公司就去找一户人家谈补偿价格,几个回合下来,才能最终达成一致,没有人是按照评估单的价格搬走的。原来住在张家对面的赵姓街坊告诉记者,五六年前,他家300多平方米的房子补偿了280多万元。按照就地回迁政策,他父母用 50多万元购买了一套新纪家园的三居室,而他自己则用35万元购买了太阳星城土星园一套93平方米的两居室。

  拒绝了评估单上的价格之后,张氏兄弟没有等来更好的价码。“只要我们一提出条件,他们就说那是不可能的,”刘英愤愤地说,“没有诚意让你搬,什么条件都高。”

  【模拟练习】

  结合给定资料,请概括政府在拆迁过程产生的问题。(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审题】

  首先锁定资料范围,其次通过“概括”判断为概括题型,最后概括题的问题题型。

  【做答思路】

  问题概括注意答案内容除了指出问题之外,还要说道具体的表现。答案全部来源于给定材料,利用阅读原则在材料当中找出关键词可得出答案。

  【答案要点】

  1.移民补助款筹措难;补助少个人出资重;低于国家补偿标准且被克扣;虚报和私下转让指标套取补助、非法占用村民宅基地。

  2.缺乏专门的法律,对移民的管理机构、体制、搬迁的规划设计、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

  3.移民生活、生产、就业、社会关系不适应等问题。民众习惯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对拆迁有心理抵触。

  4.评估机构和拆迁实施机构的不规范操作,影响拆迁补偿的公平、公正性,加大拆迁难度,增加拆迁成本。

  【赋分说明】

  每点2.5分,共10分。能概括出参考答案中给出的原因的,即可给分。只要求概括的意思相同或相似,不强求文字相同。

Tags: 本文暂无Tags!
2015年正图公考招商加盟合作
相关推荐
    本文暂无TAG标签!
新手上路
新用户注册
免费体验
购买指南
支付账户及流程
常见问题
客服中心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