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11-16 13:59:2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11. 书是读不尽的,即使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历年国考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006-2012年)
A. 读书要少而精 B. 读书须慎加选择
C. 读书多了无益处 D. 读书常会得不偿失
12. 李广是西汉名将,号称飞将军。关于他射石一事见于《史记》,现抄录如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虽然都是全力而为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广开始误把石头当成老虎,由于关系到生死,体内的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头中,待到他弄清那只是一块石头而不是老虎后,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用力,但射出的箭“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段话告诉我们( )。
A.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B. 李广把箭射入石头是侥幸
C. 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 D. 激发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13. 这是最好的城际竞技场。每一次申办承办,都是一次巧妙的城市公关。对于新生显贵而言,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登堂入室的绝好台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在每一张选票上,并不是单纯的打勾划叉,他们亦在谱绘世界风云榜上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图。
这段话意在表明( )。
A. 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投票决定承办奥运会的城市
B. 公关工作是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成功的关键所在
C. 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世界城市之间互相较量实力的体现
D. 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新兴城市进入国际舞台的绝好契机
14. 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一个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在还剩下6分钟的时候,陆地上开始闪现动物的身影,而当第58分钟到来,一切大局已定。
这段话意在表明( )。
A. 地球的历史很长 B. 地球生命的历史很长
C. 地球生命出现的时间是相当晚的 D. 地球的历史如一个小时一样短暂
15. 作为整体,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作为个人,不少中国人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活得还是像半殖民地时代受人家欺负的受害者。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理性的认识,克服狭隘的“受害者情结”。否则,崛起的中国将难以担当与自己的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
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 )。
A. 中国急需提高国民的个人地位 B. 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C. 中国人为什么有“受害者情结” D. 崛起的中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地位
16. 经过百年的衰落,南水北调工程也许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次机遇,倒流的长江水再次串联起大运河的主要部分,生气就此显现。一百年来大运河只是在等待一次让它融入新的文明中的机会。大运河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并不害怕改变,但是如何改变却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 倒流的长江水再次使大运河呈现生机
B. 历史悠久的大运河已经衰落了一百年
C. 大运河如何改变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
D. 南水北调工程是改变大运河命运的重要契机
17. 幽默使人如沐春风,也能解除尴尬。一个懂得幽默的人,会知道如何化解眼前的障碍。我们有时无意中让紧张代替了轻松,让严肃代替了平易,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无趣的人。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紧张的生活需要幽默调剂 B. 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擅长使用幽默
C. 生活中,幽默可以化解许多难堪 D. 有情趣的生活,是因为有了幽默
18. 晚清时期,封闭的清政府开始设立“同文馆”,聘请外国人教授英语等外语,其目的主要是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尽可能少受蒙骗。但这种最严格限定在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却突进到科技、文化、思想及至意识形态领域,最终引致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的交流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收获,这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天真的初衷,意外的结果 B. 坏事有时也会变成好事
C. 语言交流能促进社会进步 D. 掌握一门外语如同打开一扇窗户
19. 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心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 好事多磨 B.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 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20. 蚂蚁是所有动物中最爱寻衅和好战的物种,尤其是以肉食为主的“狩猎蚁”。“狩猎蚁”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的侵犯、武力争夺地盘,以及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由于其数量庞大,所以打起仗来,常常争得你死我活,场面十分壮观。特别是在食物短缺时,与其他群体的冲突则会达到高潮。早春时节,当群体开始发育的时期,“狩猎蚁”还会袭击其他种类的蚂蚁,争斗的结果总是以“狩猎蚁”的胜利而告终。
这段话直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狭路相逢勇者胜 B.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D. 进攻是最有效的防守
21. 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完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十九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
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
A. 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 B. 铁丝网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起作用
C. 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 D. 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22. 有时候律师的辩护很可能开脱了凶手,有损公共道德,但他们“完美”的法律服务没错。因为法治之法是中性的,它超越道德;而“平等对抗”的诉讼程序,须保证被告人享有他所购买的一切法律服务。即使被告人真是凶手,律师帮他胜诉获释,正义受挫,从法制或“程序之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也还是值得的,失败了的正义可以在本案之外。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法制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B. 在一个单一的案件中找不到正义
C. 维护法制程序的意义大于一时的伸张正义
D. 为了保证法制程序的实施,律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
23. 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出现了富豪阶层。然而,这个阶层与广大的人民相比,毕竟是凤毛麟角。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点主要是在“中产阶级”身上,是他们的超前消费,支撑了奢侈品市场。而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结构上看,都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
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 富豪不是我国消费者的主体 B. 我国的“中产阶级”引导着消费潮流
C. 我国的“中产阶级”不同于发达国家 D. 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24. 逆差与顺差,应当辩证地看,贸易平衡永远是相对的、动态的。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赢而非零和,经济互补性注定了美对华逆差将是一个长期问题。今后,中美两国参与全球化和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会继续加深,只要不改变现行统计方法,美对华逆差仍将持续,而中美经贸规模也仍将不断扩大。
这段话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
A. 中美经济是互补的 B. 逆差还是顺差要看使用的统计方法
C. 美对华贸易逆差不会改变 D. 美对华贸易逆差不应影响中美经贸关系
25. 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念式的说教上。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应当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
A. 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B. 历史教育的形式应当生活化
C. 历史教育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 D. 历史存在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26. 在八国峰会召开前夕,英国媒体认为这次八国会议,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欧美都将争取中国的支持。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上升。在联合国发起的《京都议定书》中,中国也被归类为发展中国家,因此不受该条约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约束。
对欧美要争取中国的支持的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并逐年增加
B. 中国具有较大世界影响力,但尚未加入《京都议定书》
C.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最有潜力,对欧美国家经济影响巨大
D. 中国排放温室气体量大,但不受《京都议定书》中的条约约束
27. 现代社会似乎热衷谈论“大师”,越没有“大师”的时代越热衷于谈论“大师”,这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但“大师”,尤其是人文类的“大师”,一定是通人,而不仅仅是“专家”。但人为的学科分割,根本不可能产生“大师”,只能产生各科“专家”。学术文化真正的全面继承与发展,靠的是“大师”而不是“专家”。“专家”只是掌握专门知识之人,而“大师”才是继往开来之人。缺乏“大师”,是学术危机的基本征象。
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
A. 没有“大师”,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B. 社会关注错位,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师”
C. 人为的学科分割导致了社会缺乏“专家”和“大师”
D. “专家”不一定是“大师”,而“大师”必须是一个“专家”
28. 今年,11名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这与内地高校追逐高分考生、为招收到“状元”而津津乐道、各地大捧高考“状元”等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举引来轩然大波,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笔者认为,香港大学招生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录取学生,这种标准只是香港的标准,至于是否最优抑或是否适合内地情形,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作者支持的观点是( )。
A. 香港大学的录取标准并不是挑选学生的最佳标准
B. 香港大学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媒体不应过多批评
C. 香港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并不与内地现有情形相符
D. 香港大学不录取“状元”的原因是他们不符合该校的录取标准
29. 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如英语的等级考试。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 英语的等级考试是为大众所熟悉的一种人文教育
B. 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
C. 在目前的学科体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
D. 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
30. 数字图书馆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发展的产物,有着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征,其服务的范围大大超出图书馆的围墙。凡网络所联之地,均可使用,可实现全天候、全自动、智能化的服务。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在国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各类情报机构等,相继开展了各类不同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对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图书馆代表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B. 数字图书馆具有很多优势,在国内发展很快
C. 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
D. 数字图书馆具有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征
友链合作 | 正图教育集团 | 正图网校 | 招商合作 | 刷题模考 | 济南家教网 | 中国教育培训网门户 | 深圳自学考试网 | 公职考试网课 | 宁夏人事考试信息网 | 浙江人事考试网 | 河南人事考试网 | 山西人事考试网 | 江苏人事考试网 | 湖南人事考试网 | 江西人事考试网 | 河北人事考试网 | 山东人事考试网 |